公告
威海信息港(http://www.weihai7.com/)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威海新闻资讯 » 本地新闻 » 正文

威海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2017-12-12 11:19:53
核心提示:  威海信息港网讯威海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首批10所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之一,是山东省制造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市委、
  威海信息港网讯威海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首批10所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之一,是山东省制造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市委、威海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府高度重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把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到威海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威海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
  
  学院占地203.3万平方米(3048亩),生均占地面积175平方米;建筑面积35.24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9.1平方米;固定资产6亿多元;拥有院内实验实训室82个,大型实训车间2个,教学工厂4处;仪器设备总值7561万元,生均仪器设备6514元;计算机2698台,百名学生微机数23台;语音室7个、座位400个,多媒体教室20个、座位4151个,百名学生多媒体语音室座位数34个;馆藏纸质图书67.5万册,电子图书78.37万册,生均年进书量26册;标准化学生公寓10栋,面积10.72万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9.2平方米;学生食堂8个,面积1.36万平方米;商务楼1栋,留学生公寓3栋,教工餐厅1个,现代化文体活动中心1栋,游泳馆1处,面积共3.64万平方米。建有网络化数字化的教育教学校园网。现有在校生11608人。全院教职工1026人,专任教师662人,兼职教师130人,生师比16:1,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21人“双师”素质教师287人,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52人。
  
  威海职业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在威海广播电视大学、威海教育学院和威海市工业学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的。2000年10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学院正式成立。威海市技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原名威海市技工学校。1995年升格为威海市高级技工学校,2003年更名为威海市技术学院。2004年5月,威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威海职业学院和威海市技术学院正式合并。
  
  几年来,在威海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省劳动厅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实力日渐增强。2004年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获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等级。在全省高校创建标准化学生公寓评估,学院9栋学生公寓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化公寓标准,这也是全省首家高职院校获此殊荣。2005年,学院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首批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被山东省经贸委确定为山东省制造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达到优秀等级。2006年12月5日通过了教育部、财政部在北京举行的陈述答辩,经教育部、财政部联合组织专家评审,确定威海职业学院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办学软硬条件和综合实力已居省内前列,各种办学的指标已达到或部分超过教育部要求的优秀标准,并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根据高职教育和技工教育教学规律,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我们对学院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科学定,提出了“以高等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为主,职业岗位技能培训、成人高等教育共同发展,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地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办学思路,坚持 “社会需要什么岗位,就设置什么专业;社会需要什么技能,就开设什么课程;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学生”的办学指导思想,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初步确立了集职业教育、岗位培训、远程开放教育为一体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和技工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提高质量意识和人才意识。出台了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程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通过学科间互相渗透融合,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同时,狠抓了教学常规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注重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建立了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确保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们面向市场,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函授专、本科教育,先后有近万人取得成人教育学历;充分发挥培训职能,开展了计算机、普通话、职业资格证书等多项培训工作,共培训20多万人。学院十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工作,成立了高职教育研究所,创办了威海职业学院学报—《威海科学导刊》。教师年均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和参编省部级规划教材45部。
  
  围绕办学定位和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我们出台了《2003-2010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全面实施以“稳定、培养、引进、借智”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工程。加快了提高教师素质、提升专业教师层次的步伐。出台了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和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广招人才。近两年,共引进高层次专家、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等各类人才近200人。同时,注重在职教师的培养和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实施了百人培训工程,选送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有200多名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或到企业学习锻炼。制定优惠政策,为中青年教师提高学历教育提供方便,目前有87名教师获得了硕士学位,另有42名教师在读硕士学位。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先导,努力建设文明校园、平安校园。我们从高职教育和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研究提出了“修德强能、严谨精细、经世致用”的校园精神,以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为重点全面提升师生员工的文化品位,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了大学生艺术社团,经常举办读书演讲、作品展示、技能比赛和文体联欢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我们下大力气狠抓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实行教育引导、学生自治和严格管理三管齐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威海职业技术学
  
  威海信息港显示学院选址于初张路东,烟威公路南1公里、双岛湾西50米处,工程规划建设203.30公顷。充分利用校园的然环境,突出以“人”为中心,通过深入的发掘,创造适应现代教学发展要求的良好校园物态环境、创造功能合理的内部使用空间和融建筑、庭园、园林绿化、雕塑,小品为一体的校园环境,塑造出威海职业学院自己的特色,为威海市缔造一处赋有特色的景观。从地段和环境特点出发,借鉴中、西方大学校园的原始模式,吸取中外大学校园发展中所共有的“院落”这一基本模式精华,作为职业学院建筑构成的基本骨架,也就是说以“院落”作为创作的原型。根据各功能区域在使用上的相互关系,结合地形特点,进行总体布局。规划着重体现:活力校园、滨海校园、有机生长等特点。
  
  1、校前区位于基地西部校园主入口和南部校园次入口处,紧邻初张路和长大线路,是校园与社会对话的窗口,包括校门、入口广场、校外停车场和院部行政办公楼、学术会议中心。校内和校外车辆在入口广场分流,以保证适当的校内交通量及行人安全。造型新颖、独特的大门成为大学校园向外界展示自我风采的第一窗口空间。
  
  2、教学科研区设置在基地中部,环境优美,有利于教学气氛的形成。各建筑组团成族群式发展,各族团有各自的中心与步行系统,形成相对独立高效运作的系统,同时建筑族群式的布局使各建筑组团对基地内的生态空间有最大的接触面积,实现建筑与环境最大程度的融合。主教学楼、图书信息中心和临湖的观景平台围合形成校园中心广场。
  
  3、中央共享生态区设置在基地东部,以大片内海海面为主,围绕图书信息中心、国际语言中心、语言教学楼、二级学院、专家别墅等校园不同功能组团,并渗透进入校园内部其他组团。面向烟威公路,为校园创造另一个丰富多彩的展示窗口,同时也为城市创造了一处滨海景观区。
  
  4、学生生活北区为一期规划用地,位于基地北部,基本与教学实验区平行布置,使学生宿舍与教室步行交通最为便捷,大大方便师生们的工作和学习,同时在校园南部二级学院用地内预留了远期发展的学生生活区。
  
  5、教工生活区及专家别墅区位于基地东南侧,中央共享生态区东南侧,享受开阔内海湾海面,在其南边预留了远期发展用地,靠近成大线道路和大学城共享区,交通便利,生活方便,适合居住。
  
  6、文体活动区分为两区,主区位于基地南部,比邻校园南入口及二级学院用地,方便学生使用及向社会开放使用,辅区设置于东北区,位于学生生活北区的东部,临近教学实验区,方便学生使用及教学使用。
  
  7、实习工厂区设置于基地西北部,在初张公路上设有单独出入口,对外联系便捷,且远离教学区,避免对安静的教学实验区的噪音干扰,与校园内部的联系也有便捷的校内交通系统达成。
  
  8、后勤服务区位于校园西侧校前区与实习工厂区之间。设有卫生所和物业管理用房,既靠近校园次要入口,又能与教学区、学生生活区紧密联系。
  
  9、预留二级学院区位于基地南部(中央共享生态区南部,教工生活区西部),正对校园南入口,对外交通方便。南入口的景观平台将二级学院用地分成东西两个部分,西部为预留教学楼,与一期教学实验区隔湖相望,在校园主环路内共同构成完整的教学区景观;东部为预留学生生活区,与教工生活区形成一个生活区。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威海职业技术学院版权与免责声明
最新分类信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