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威海信息港(http://www.weihai7.com/)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威海新闻资讯 » 娱乐新闻 » 正文

纳兰明珠和纳兰容若

发布时间:2017-07-23 20:07:48
核心提示:  纳兰明珠(1635年-1708年),叶赫那拉氏,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权臣,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父亲;历任内务府总管
  纳兰明珠(1635年-1708年),叶赫那拉氏,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权臣,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父亲;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纳兰明珠对康熙议撤三藩、统一台湾以及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起到积极作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纳兰明珠陪同康熙到东北考察,最远抵达乌喇地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党之罪被罢黜,后虽官复原职但不再受到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病故。出身贵族

纳兰明珠,字端范,叶赫那拉氏,生于天聪九年十月初十(1635年11月19日)。祖父叶赫那拉·金台吉是叶赫部统领,曾联合九部联军征讨建州女真,后在征战中败亡。父亲叶赫那拉·尼雅哈率领叶赫部投降努尔哈赤,被授予佐领官职。金台吉的妹妹孟古哲哲是努尔哈赤的妃子、皇太极的生母,因此纳兰家族与爱新觉罗皇室有亲戚关系。后来纳兰明珠娶英亲王阿济格之女,论辈分成为康熙皇帝的堂姑父。

仕途顺利威海信息港www.weihai7.com从权威人士处获悉

康熙初年,纳兰明珠担任侍卫、治仪正,不久后升迁为内务府郎中,康熙三年(1664年)被提拔为内务府总管。康熙五年(1666年)任弘文院学士,开始参与国政。康熙七年(1668年),纳兰明珠奉命与工部尚书马尔赛调查淮扬水患,查明清口为淮河、黄河交汇处,并商议修复白驹场的旧闸口,凿开黄河北岸河道引流。不久后,纳兰明珠被任命为刑部尚书。康熙九年(1670年)加封都察院左都御史,担任经筵讲官。康熙十一年(1672年)改任兵部尚书。康熙十二年(1672年),皇帝到南苑晾鹰台巡视八旗兵,纳兰明珠提前颁布教条训练士兵,等到检阅之日军容庄严整齐,康熙因此非常赞赏他的才能。

议撤三藩

康熙初年南疆安定后,吴三桂驻守云南,尚可喜驻守广东,耿精忠驻守福建。十余年来三藩飞扬跋扈,吴三桂尤其骄横。尚可喜因为顾虑吴三桂的势力,上疏康熙皇帝请求撤藩,自己告老还乡。耿精忠、吴三桂随即附和上疏。康熙召集大臣商议,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主张撤藩,纳兰明珠也赞同,然而大臣们多数沉默不语。皇帝称:“吴三桂等人蓄谋已久,如果不尽早除掉将养虎为患。如今撤藩会反,不撤也会反,不如先发制人。”随即批准吴三桂等人撤藩的奏疏。吴三桂当即起兵反叛,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也举兵响应。当时朝中对于三藩造反之事争议不断,大学士索额图请求处死倡议撤藩的人,被康熙拒绝,称:“这是朕的旨意,他们何罪之有?”待到三藩平定,康熙对大臣们说之前商议撤藩,只有纳兰明珠做事符合朕的想法,并称:“当时有人建议诛杀倡导撤藩的大臣,朕若是听信了他们,就让(忠臣)含冤九泉了!”纳兰明珠从此成为皇帝倚重的大臣。

朝廷权臣

康熙十四年(1674年),纳兰明珠调任吏部尚书。康熙十六年(1676年)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期间担任实录、方略、一统志、明史等重要皇家着述的总纂官,不久后加封太子太师,权倾朝野。纳兰明珠成为朝廷重臣后独揽朝纲,表面上为人谦和,实际利用康熙皇帝的信任结党营私,甚至贪污纳贿。

康熙十六年(1676年),靳辅担任河道总督,只在上游修筑堤坝约束河流,任下游自行畅通。于成龙等人建议也要疏通下游,与靳辅产生分歧。康熙皇帝以“便民”、“不害百姓”为由认可于成龙的观点,而纳兰明珠却坚持己见,称:“虽然于成龙为官清廉,但治水之事没有太多经验。靳辅担任河道总督很久了,而且治河有功,应该听从靳辅的建议。”由于双方各执己见,致使康熙亲立的疏浚下河工程历时两年也未完工。

在朝中,纳兰明珠与索额图不和而相互仇轧。索额图生性乖张,朝中有不依附自己的大臣就立即排挤,与李光地关系亲密。纳兰明珠则为人谦和、乐善好施,擅于拉拢朝中新进,对政敌则在暗地里构陷,与徐干学结成一派。当时索额图是太子党的成员,纳兰明珠就把朝中依附太子的人全都构陷排挤出去。

议剿台湾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病死,后嗣发生纠纷,郑经长子被杀,12岁的次子郑克塽袭延平王,部将刘国轩、冯锡范主事。福建总督姚启圣请求朝廷出兵进剿,纳兰明珠也认为应该利用这一机会彻底解决台湾问题。康熙和明珠商议后,命福建总督、巡抚等人同心合力平定海疆。纳兰明珠指出总督和巡抚共同指挥会相互牵制,应由一人来统一指挥。康熙接受了明珠的建议,让福建提督施琅独自统兵进剿。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克塽遣使求降,清朝顺利收复台湾。

清军占据台湾后,对于郑氏集团人物的安排,康熙最终接受了明珠的建议,任用一些台湾投诚的人,结果从中涌现不少有作为的人。而关于是否弃守台湾,明珠态度十分明确。当时内阁学士李光地等人主张弃守台湾,认为驻守台湾会加重朝廷财政负担,无利可图。施琅等人则坚决固守,明珠也赞同施琅建议,并最终得到康熙的支持。清政府此后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从此将台湾纳入中央政府的直辖范围。

抵御沙俄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纳兰明珠陪同康熙到东北考察,最远抵达乌喇地区。经过精心准备,纳兰明珠协助康熙调派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两次围攻雅克萨,迫使俄方同意和平谈判。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俄国谈判使团抵达北京,与以纳兰明珠为首的中方代表会谈。纳兰明珠遵照康熙指示,义正严词地驳斥了俄方的无理取闹,指出:“我国向无侵犯尔国之处,尔国人却无故施放枪炮,杀我居雅克萨等地徒手虞人(即猎人),并屡次纳我逃人。”俄方最终同意撤出雅克萨的俄军。纳兰明珠与俄国使团的谈判为日后《尼布楚条约》签订创造了重要条件。

晚年失势

康熙二十六年冬(1687年),直隶巡抚于成龙向康熙密奏:“官已被纳兰明珠和余国柱卖完。”康熙帝问高士奇:“为什么没有人参劾?”高士奇回答:“人谁不怕死?”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御使郭琇上疏弹劾纳兰明珠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康熙皇帝决意打击纳兰一党,随即罢黜纳兰明珠大学士,交给侍卫酌情留用。但没过多久纳兰明珠随康熙西征葛尔丹,随后官复原职,但此后二十年没有再被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纳兰明珠病故,康熙派皇三子胤祉前往祭奠。一代权臣

纳兰明珠凭借自身的勤奋和才华,从一名普通侍卫成长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太子太傅,成为权倾一时的朝廷重臣。官居内阁十三年,纳兰明珠在议撤三藩、统一台湾、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又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并与另一重臣索额图互相倾轧,最终被参劾倒台。纳兰明珠一生经历荣辱兴衰,但失势的结局并不能掩盖他一代权臣的功绩。

编修典籍

纳兰明珠以总纂官之职参与编修《清太祖实录》、《清太宗实录》、《三朝圣训》、《政治典训》、《平定三逆方略》、《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明史》等重要皇家典籍,当中《大清会典》属清朝康熙以前各项政治制度的集大成之作,成为研究清史的宝贵资料。

藏书大家

纳兰明珠及其子纳兰性德、纳兰揆叙都是著名的藏书家,家中藏书极丰,建有“穴砚斋”、“自怡园”等藏书楼。纳兰明珠收藏有宋、元善本数十种,明刻本数百种,并收有藏书家徐干学的大半旧藏。纳兰明珠所抄之书印有“穴砚斋”三字,史称“穴砚斋抄本”,包括《南唐书》、《何博士备论》、《茅亭客话》等。康熙皇帝:“以前议撤籓,惟明珠等能称旨。”

郭琇:“明珠对人柔颜甘语,百计款曲,而阴行鸷害,意毒谋险。”

《清史稿》:“康熙中,满洲大臣以权位相尚者,惟索额图、明珠,一时气势熏灼,然不能终保令名,卒以贪侈败。”

《正说清朝十二臣》:明珠是康熙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人以“相国”荣称。他官居内阁,“掌仪天下之政”,在康熙朝各个重大事件中扮演了相当关键的角色。同时作为封建权臣,他也利用皇帝的宠信独揽朝纲、结党营私,在封建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中经历荣辱兴衰,最终难逃失势的结局。祖父

叶赫那拉·金台吉:皇太极生母叶赫那拉氏之兄,曾联合九部联军征讨建州女真,后被努尔哈赤所灭,金台吉战死。

父亲

叶赫那拉·尼雅哈

儿子

长子纳兰性德: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清朝著名词人,着有《通志堂经解》、《侧帽集》、《饮水集》、《渌水亭杂识》等。

次子纳兰揆叙:康熙朝历任翰林院侍读、工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着有《益戒堂集》、《鸡肋集》、《隙光亭杂织》、《后识》等。

三子纳兰揆方家族墓地

纳兰家族祖墓修建于康熙十六年,位于上庄村北,今“泰丰商贸中心”西墙外。纳兰家族祖墓以明珠父亲尼雅汉立祖。墓地坐东朝西,背靠皂甲屯,面向阳台山,俗称南寿地。一条小河自西北向东南而来,蜿蜒绕过墓地,自墓地左边向西流淌而去。墓地有坟茔宝顶5座,主位是尼雅汉,按左昭右穆排列,昭位是郑库,次昭位是纳兰性德,穆位是明珠,次穆位是揆叙。除纳兰性德墓外,其余4座均有汉白玉或青石雕刻的墓围。尼雅汉墓前不远有供桌,再往前有汉白玉雕刻的享殿。墓地前方约180米,有神道碑两座,分别是明珠和纳兰性德。神道碑前方约250米,有两座碑亭,分别存有康熙二十三年(1648年)所立的明珠诰封碑和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所立的明珠谕祭碑。据故老相传,碑亭和神道碑之间尚有石人石马等石相生数座,民国初被军阀拉走,下落不明。20世纪70年代纳兰家族祖墓出土墓志铭6通,分别是明珠、觉罗氏、性德、卢氏、揆叙、耿氏。

纳兰家族祖墓向北300米偏西,现上庄镇卫生院西北,是揆方、郡主墓,俗称北寿地。北寿地坐北朝南,有宝顶4座。主位是揆方和郡主淑慎,昭位是永寿,穆位是永福,次昭位是宁秀。揆方和淑慎墓正前方200米原有神道碑,人民公社时期被民兵炸毁。80年代揆芳郡主墓出土墓志铭3通,分别是郡主、揆方、永寿,未见永福和宁秀墓志。

墓志之铭

纳兰明珠墓志全称《皇清诰授光禄大夫议政内大臣前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明公墓志铭》,志石及盖为111厘米x111厘米正方形,四周线刻回纹。王鸿绪撰文,史夔书丹,蔡升元篆盖,于1926年在海淀区上庄村出土。2000年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

刘江饰演纳兰明珠

2001年电视剧《康熙王朝》中,高兰村饰演纳兰明珠

2005年电视剧《烟花三月》中,杜雨露饰演纳兰明珠

2006年电视剧《康熙秘史》中,薄贯君饰演纳兰明珠

2003年电视剧《皇太子秘史》中,徐敏饰演纳兰明珠纳兰容若即纳兰性德,是纳兰明珠的儿子。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人物生平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纳兰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指导下,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成长经历

御前侍卫

纳兰性德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亲出身爱新觉罗皇族;纳兰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是皇太极生母),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寄情诗词

作为当朝重臣纳兰明珠的长子,本来注定荣华富贵,繁花著锦。作为皇帝身边的

纳兰性德

,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淡泊名利,在内心深处厌恶官场的庸俗虚伪,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纳兰一生虽懂骑射好读书,却并不能在一等侍卫的御前职位上挥洒满腔热情。

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康熙十六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连他自己也再难超越。

纳兰性德24岁时将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合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高度评价。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词的影响力之大。

纳兰性德交友“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如同“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想升官发财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今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因康熙的御用文人聚集太多而著名。

藏书大家

纳兰性德一生爱书藏书,从师顾贞观、陈维菘、徐乾学,研讨经学。曾耗资40万金,编辑宋以来诸儒学经之书,刻为《通志堂经解》1860卷(后世学者何焯编撰有《通志堂经解目录》)。辑有《全唐诗选》。著有《通志堂集》、《饮水词》、《渌水亭杂识》、《大易集仪萃言》、《删补大学义粹言》、《词韵正略》、《陈氏礼记集说补正》等书。晚年笃意于经史、书法、诗文。嘱友人秦松龄、朱彝尊为购求宋元诸家经解,得抄本140余种,环拥古书万卷,建藏书楼“通志堂”、“珊瑚阁”,以弹词歌曲、评定书画、鉴藏古籍为乐。藏书印有“珊瑚阁”、“绣佛斋”、“鸳鸯馆”等字。

英年早逝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纳兰性德葬于何处位于海淀区上庄乡上庄村北,皂甲屯西一处台地上。建于清代顺治三年,总面积约为340亩,墓地分为南寿地、北寿地两个部分,共有宝顶9座,土坟两座。

纳兰性德墓的宝顶建筑宏大,底座为青石,宝顶中部为汉白玉,镌刻有图案,上部为三合土夯实的半圆顶。纳兰氏家族墓地在清代基本保存完好,后多次被盗。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1970年冬,被彻底拆毁。

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1635年-1708年),叶赫那拉氏,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权臣,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纳兰明珠对康熙议撤三藩、统一台湾以及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党之罪被罢黜,后虽官复原职但不再受到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病故。纳兰明珠,满洲正黄旗人,字端范,为康熙朝重视。在康熙前期和中期受到康熙极大的重用,后来因为结党营私被康熙惩处,罢去大学士之后,虽然官复原职,但是终其一生再没有得到康熙重用。

纳兰明珠,为康熙朝纳兰家族的掌舵人。一听纳兰氏,大家可能没有什么印象,但是明珠绝对是出身世家贵族之人。纳兰氏,实际上就是闻名后世的叶赫那拉氏。纳兰家族不仅自身实力强大,且与皇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努尔哈赤时期,叶赫那拉部曾联合其他各部,组成九部联军,共同征讨建州女真部。在战争失败后,明珠的父亲带领叶赫部归顺努尔哈赤,并将叶赫那拉。孟古哲哲嫁给努尔哈赤为妃。叶赫那拉。阿济格,实际上就是历史上生下了清太宗皇太极的孝慈高皇后。

叶赫那拉氏虽然在明珠时期,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没落的家族,但是他与爱新觉罗氏的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仍然支撑着这个家族。在明珠还没有显大之前,英亲王阿济格就将自己的第五个女儿许给明珠为妻。所以明珠是世家出身,血脉高贵。

除了身世清贵之外,明珠还是一个有实才的人。明珠崛起于淮扬水灾,那个时候他奉康熙之命与工部尚书一起前往调查原因。他们不仅找到了决堤口,并且还提出了确切可行的方案,为抗击洪灾提供了办法。不仅如此,明珠在后来的三藩之乱以及平定台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三藩问题一直都是帝王心中的一根刺,康熙亲政之后,实力渐强,国家安定,这就给康熙提供了削藩的倚仗。而当平南王尚可喜递交奏折,希望告老还乡之后,康熙更是看到了撤蕃的时机。

当时吴三桂等人,还假惺惺的在平南王之后递交了请辞奏折。康熙知道吴三桂狼子野心,不想再给他壮大自身实力的时间,于是将撤蕃一事在朝堂上提出来。当时许多大臣都沉默不语,只有少数几人站出来坚决支持康熙的决定,明珠就是其中之一。

于成龙明珠谁官大大家可能不清楚,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于成龙明珠不尊重历史的详细介绍

近日热播的电视剧《于成龙》已经快接近尾声,一开始大家是不是很好奇明珠是康熙的什么人,为什么不被重用?现在由小编为你揭秘明珠索额图谋反倒台内幕。

康熙朝重臣纳兰明珠出身显赫,从辈分上来说还是康熙皇帝的姑父,但他身居要职却结党营私,他生命中最后的二十年不再受康熙皇帝重用,也可以说是纳兰明珠自食其果。

纳兰明珠与康熙是什么关系

纳兰明珠祖父叶赫那拉·金台吉是叶赫部统领,曾联合九部联军征讨建州女真,后在征战中败亡。父亲叶赫那拉·尼雅哈率领叶赫部投降努尔哈赤,被授予佐领官职。金台吉的妹妹孟古哲哲是努尔哈赤的妃子、皇太极的生母,因此纳兰家族与爱新觉罗皇室有亲戚关系。后来纳兰明珠娶英亲王阿济格之女,论辈分成为康熙皇帝的堂姑父。康熙为什么不再重用纳兰明珠

到了康熙十六年,纳兰明珠独揽朝纲成为朝廷重臣,在表面上是显得为人谦和,但是暗地里是利用了康熙皇帝对他的信任,从而结党营私,甚至于贪污受贿。

在当时的朝廷之中,纳兰明珠和索额图是不和并互相排斥。索额图为人是生性乖张,对于朝中与自己不和的大臣进行排斥,和李光地是结成一伙。纳兰明珠则是善于拉拢朝廷之中的新进,对自己的敌人则在暗地里进行陷害。

康熙二十六年冬天,当时的直隶巡抚于成龙写了密奏折上报康熙,说大清的官已经被纳兰明珠给卖完了。康熙大吃一惊,为什么这些都没有人来参折?大臣高士奇回答说:“有谁不怕死的胆敢参折?”康熙这时候才知道朝廷已经被纳兰明珠结党营私,排斥了异己。

于是,康熙皇帝下定了主意,要打击纳兰明珠一派,还罢黜了纳兰明珠的大学士,交给侍卫酌情留用。只是,没有过多久,纳兰明珠就跟随康熙皇帝出征噶尔丹,并在后来官复原职,只是在之后的二十多年中,都没有再次得到康熙的重用了。

纳兰明珠凭借自身的勤奋和才华,从一名普通侍卫成长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太子太傅,成为权倾一时的朝廷重臣。官居内阁十三年,纳兰明珠在议撤三藩、统一台湾、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又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并与另一重臣索额图互相倾轧,最终被参劾倒台。

纳兰明珠这一生之中可谓是经历荣辱兴衰,但是失势的结局却并不能掩盖他一代权臣的光芒。电视剧《于成龙》正在热播中,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清朝著名官吏于成龙的故事,那么在这部电视剧中明珠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明珠是好人吗?明珠的结局又是什么呢?小编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纳兰明珠简介

纳兰明珠(1635年--1708年),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重臣,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纳兰明珠对康熙议撤三藩、统一台湾以及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党之罪被罢黜,后虽官复原职但不再受到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病故。明珠处事圆滑,阴阳两面,利用康熙帝的信任,大权独揽,结党营私,徇利纳贿,与于成龙形同水火,处处遏制,视为死敌。明珠结局

在于成龙出任直隶巡抚乃至两江总督期间,更加不择手段给予阻挠、牵制,甚至陷害,最终致使于成龙两江去火耗之事无果而终。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纳兰明珠和纳兰容若版权与免责声明
威海推荐图文
最新分类信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点地图